12月22日,由《中國銀行保險報》和中國太平保險集團聯合主辦的大灣區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行。[詳細]
要緊密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充分發揮中國太平跨境經營優勢,在促進暢通國內國外雙循環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努力在大灣區打造中國太平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國際化經營的先行區,產品創新的實驗區和產業布局的引領區,努力成為金融服務大灣區建設的排頭兵。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現代保險業改革開放的策源地,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獲批設立中國第一家港資保險機構以來,堅持創新發展,堅持開放合作。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始終堅持“服務+監管”,堅持“創新+風控”,持續深化改革,不斷開拓創新,在市場機制、機構發展、風險管控、產品創新及客戶服務等方面積極探索。
近年來,深圳銀保監局持續推動保險業強化風險保障功能,前三季度深圳保險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類風險保障超過526萬億元,同比增長10%,累計完成賠付支出351億元,同比增長35%。此外,還鼓勵保險機構發展多樣化養老和健康保險產品,擴大對低收入群體和弱勢群體的普惠保險覆蓋面,積極助力民生。
大灣區覆蓋了11個城市,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在這片只占全國1%的土地面積、不到全國5%人口的土地上,卻創造了占有全國GDP11%以上的經濟總量,這充分顯示了這塊土地之熱、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