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時間:2022-03-28 08:04
□魏禮軍
近30年來,全球利率呈現出下降趨勢。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球已經有近30個經濟體相繼宣布降息。其中,歐元區、日本、丹麥、瑞士、瑞典等國家和地區甚至實施了負利率政策。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政策利率多低于1%,全球經濟已經步入了低利率的市場環境,銀行業需要有更多積極主動作為。
從國外情況看,在2008~2015年的低利率時期,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瑞士信貸集團、德意志銀行和瑞銀集團的貸款占比分別上升了0.6個、3.6個、4.3個和4.2個百分點。銀行需要增加中長期貸款占比,提升期限錯配程度。在低利率環境下,利率曲線呈現走平的態勢,商業銀行通過“借短放長”獲取的期限錯配收益大幅減少。為了提高凈息差水平,相當部分銀行在借入更短期資金的同時,發放更長期限的貸款,以博取期限溢價帶來的收益。部分跨國銀行在全球實施“低利率地區融資、高利率地區投放”策略。近年來,部分歐元區銀行,如法國巴黎銀行、花旗銀行、西班牙國家銀行等,通過在實施負利率的歐元地區開展融資,同時向高利率地區(如拉美地區、亞洲和非洲新興經濟體) 投資的資產負債配置策略,確保了自身資產規模和利潤的合理增長。
銀行需要加大對低成本資金爭攬力度,構建多元化籌資體系。多元化資金來源是保持負債業務穩定、提升銀行發展能力和競爭力的關鍵。在低利率環境下,各家商業銀行在重視傳統存款業務發展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主動負債能力。同時,需要更加高度重視存款業務發展。在低利率環境下,金融同業普遍加強了對低成本存款的爭奪。部分商業銀行在不斷創新傳統對公存款業務基礎上,更加注重基本賬戶管理和支付場景應用,把握資金運動規律,堅持量價平衡的發展策略,增強存款的穩定性。
國際上一些銀行開始重視金融科技運用,創新拓展低成本資金。美國富國銀行、花旗銀行、法巴銀行等也紛紛加大創新力度,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例如:積極發展投行業務,增加債券承銷、利率和匯率衍生品業務收入;創新貸款業務盈利模式,通過貸款收費或者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方式獲取盈利。
從實際經營情況看,低利率一直是銀行管理者揮之不去的陰影。歐洲、日本等國的銀行在零利率的環境下舉步維艱。但利率市場化是大勢所趨,但通過積極自身的多元化主動求變的經營措施,凈利息收入下降帶來的部分利潤損失,保證了銀行業務平穩發展。因此,在低利率環境下,商業銀行應重點加強資產擴張與負債組織、資產配置與資本約束之間的聯動,做好定價的前瞻性管理,平衡好規模、結構、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系。穩定高收益資產占比,謹慎信用下沉,拉長資產久期,提高服務客戶的綜合能力。
目前國內監管機構對收費的管控日趨嚴格,我國商業銀行應注重把握海外市場的相關業務機會,借助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建設和人民幣國際化等歷史機遇,通過為企業提供保函、信用證、貸款承諾等服務,努力在海外市場創造更多的傭金和手續費收入。同時,也需要關注低利率環境帶來新業務機會。從國外成熟的金融市場情況看,在低利率環境下,利率的波動幅度反而更大,市場對外匯產品和利率衍生品的服務要求有所增加,因此商業銀行應做好人才的積累,積極爭取衍生品的經營資質,提升交易收入的規模和占比。
(作者單位:中國進出口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