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時間:2022-03-23 07:58
□記者 樊融杰
當前,財富管理業務成為各類金融機構競逐的領域。在近日陸家嘴金融城與國際信托與資產規劃學會舉行的對話上,交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長童學衛表示,相較于其他財富管理方式,信托具備資產隔離的法定優勢。當前,信托公司正按照監管要求,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業務本源,加快向財富管理轉型。
童學衛表示,信托業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正當其時。麥肯錫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以個人金融資產計算,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預計到2025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0%左右,有望突破330萬億元人民幣,是一片廣闊藍海。與此同時,信托公司正按照監管要求,逐步告別通道業務和傳統融資業務,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業務本源,加快向財富管理轉型。
對于信托業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優勢,童學衛認為,信托相較于其他財富管理方式,一是具備資產隔離的法定優勢。中國僅有68家信托公司,屬于持牌金融機構。信托產品是唯一以法律形式賦予的風險隔離載體。二是具備跨市場資產配置優勢。信托能夠橫跨貨幣、資本和實業三大市場,提供“境內+境外”“非標+標品”“固收+權益”等多產品組合。三是具備靈活設計與綜合服務優勢。信托作為一種“能與人類想象力相媲美”的制度安排,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在資產保值增值的基礎上,實現橫向和縱向的無限延展。橫向上,可以在家庭層面引入保險、法律、教育、醫療、養老等綜合服務;縱向上,可以在社會層面傳遞公益、慈善、綠色等正能量,涵蓋“個人財富-家庭財富-家族財富-社會財富”的全進階過程。
近年來,信托業持續轉型,各信托公司也在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方向和市場定位。
一方面,童學衛認為,信托公司在自身定位上要注意把握“四性”:一是立足時代性。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經濟社會格局,我們要順應政策、市場和客戶需求變化,升級財富管理理念,回歸財富管理本源。二是把握立場性。要牢記金融企業的初心使命,心懷“國之大者”,堅持信托為民的立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三是發揮獨特性。在財富規劃、增值、傳承、養老、教育、慈善等領域積極作為,彰顯信托不可替代的價值。四是拓展普惠性。
“信托產品既要有高風險高收益的‘高鐵商務座’,也應有低門檻低收益的‘綠皮車硬座’,才能更多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提升信托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蓖瘜W衛表示。
另一方面,童學衛還認為,在業務拓展中要堅持信托向誠、信托向實、信托向眾、信托向善。中華民族有“真善美”的傳統美德,信托公司也應該提供有溫度的財富管理服務。
關于“真善美”在信托領域的具體內涵,童學衛進一步闡釋,一是“真”,就是堅持真誠守信?!笆苋酥?、忠人之事”,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維護客戶利益最大化應是信托基本價值取向。堅持“高貴信義品質”,以“最靠譜”為行為標準,才能有效發揮信托優勢和創新基因,為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二是“善”,就是弘揚慈善文化。堅持“高尚人文情懷”,通過慈善信托、養老信托、涉眾資金管理信托等產品和服務創新,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助力實現共同富裕。三是“美”,就是創造美好生活,建設美好世界。從客戶出發,發揮專業資產管理能力,打造“高階財富管理”,實現財產保值增值,努力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讓生活更美好。從環境出發,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對新能源、節能環保、低碳發展的支持,讓世界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