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時間:2022-03-21 08:26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各行各業向線上化遷移的同時,網絡安全及數據隱私風險日益突出,由此,網絡安全保險市場也展現出增長態勢和巨大的發展空間。近年來,險企陸續推出網絡安全保險產品和解決方案,效果如何?推廣中面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本期專題將深入探討這些話題。
□記者 蘇潔
網絡安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近年來,網絡安全保險在我國發展快速,但企業和個人接受度卻不盡人意。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市場空間巨大
在全球范圍內,中國網絡安全保險市場尚處于初期探索階段。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測算,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險保費規模在7080萬元,較上一年增長3.2倍以上。
雖然這與2021年產險業原保費收入1.17萬億元相比尚不足萬分之一,但網絡安全保險依然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和巨大發展空間。
近日,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發布題為《草木百年新雨露——保險創新融資動向、2021回顧與2022展望》的報告指出,網絡安全問題在全球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情形之下愈加突顯,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越來越多新技術手段的涌現,數字化建設快速發展,企業面臨著網絡安全及數據隱私風險的攀升。據投資咨詢機構Cybersecurity Ventures預測,2021年全球因網絡犯罪帶來的損失高達6萬億美元。
隨著我國《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為防范和化解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領域的風險挑戰提供了法律依據。數據安全治理體系形成后,企業將會面臨合規成本、可能的監管處罰以及出現安全事故后的追責,這些都包括在網絡安全保險的范圍內。
供需不平衡
近年來,險企陸續推出網絡安全保險,但營銷狀況不盡人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險企營銷的積極性。原因是多方面的。
目前網絡安全風險全球形勢嚴峻,對于我國來說,網絡安全保險供給側產品服務創新和需求側購買意愿不平衡。從供給端來看,目前大多網絡安全保險當前以面向企業的解決方案為主,且主要面向大型企業提供保障,適合中小企業定制方案匱乏。從需求端來看,個人網絡安全保障明顯不足。如何平衡?
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秘書長樊旼旼認為,隨著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加速,企業及個人消費者將更多關注網絡安全領域的保險產品或服務。然而,網絡保險行業面臨著包括歷史承保數據仍待積累、網絡風險預測模式待開發及優化、市場參與者對此類保單具體涵蓋內容的認知尚有不足等方面問題,市場的未來增長將取決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樊旼旼指出,在市場供給端,即使保險公司獲得了有關網絡損失事件的更多歷史數據,網絡風險建模仍將繼續帶來挑戰?!熬W絡保險建模問題的核心是歷史攻擊不一定會在未來重復,為了幫助保險公司準確定價未來的網絡風險,必須開發預測性網絡風險模型”。
“在市場需求端,企業消費者對如何使用保險來保障自身網絡安全的理解尚不足。例如:保險條款中可能出現較多的技術術語,加大了大眾消費者對于保險條款理解的難度。此外,大眾消費者對網絡安全問題或帶來的經濟損失的理解及關注度較低,也加大了該類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難度?!狈畷G旼進一步指出。
同盾科技保險科技業務部專家中華表示,目前中國網絡安全保險以服務企業為主,原因在于企業對于網絡安全保險的付費意識更強,而長期以來個人保險意識相對缺乏,導致網絡安全保險在個人領域尚未形成市場。
“從法律法規來看,國內網絡安全法律制度尚處于逐步完善階段,大部分中小企業對網絡安全保險的市場認知度依舊不足或持保守態度;從產品形態來看,網絡安全保險合同對于網絡安全保險的保障范圍以及責任定義標準不一,保障范圍相對較窄,且多以各種財產險的附加險形式存在,導致不同報單之間存在競合問題;從技術挑戰來看,網絡安全保險的開發與定價面臨不少技術難題,網絡風險持續變化、新興風險不斷涌現、缺乏歷史損失數據和典型理賠案件等問題,都對網絡安全風險的可保邊界形成了挑戰,這對保險公司在風險評估、建模定價、理賠定損等方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從現有市場規模來看,我國網絡安全保險保費規模增速迅猛,但還未形成十億級以上的規模,導致險企其缺乏動力進行投入推廣,而與網絡安全問題造成的損失相比,覆蓋率微乎其微?!敝腥A認為。
建立多方協作模式
針對以上痛點,有觀點認為,有必要建立網絡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并鼓勵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將網絡安全保險納入企業網絡安全建設體系。也有觀點認為,雖然大規模網絡信息安全事件訴訟索賠在我國尚不多見,但隨著時代進步、技術發展,有必要建立信息安全責任保險制度。
“要平衡供給和需求,首先,政策方向和法規建設是推動中國網絡安全保險市場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其次,針對中小企業的網絡安全問題,亟須重點發展普惠化產品;最后,監管部門鼓勵針對個人的網絡安全保障,以在企業為個人服務中附加保障的模式推動?!敝腥A表示,歐美國家在完善相關立法后,普遍通過強制性法規來強化企業網絡安全責任意識,我國無論市場還是法律層面,都發展到需要建立信息安全責任保險制度。通過推動網絡安全技術范式創新,可以一體化解決數字化基礎設施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問題,為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險“入場”提供技術保障。
樊旼旼還指出,目前一些大公司通常在其內部信息技術、安全管理方面投入更多,而小公司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將IT設施和網絡安全服務進行外包。因此,中小企業對所面臨的風險認識不足可能是網絡保險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綜合來看,亟須建立保險公司、保險科技企業、安全防護企業等多個市場主體間的協作模式,共同推動網絡安全保險市場的增長?!敝腥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