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時間:2022-03-11 07:55
編者按: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市民的保險保障成為了社會熱議的話題。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據統計約有3億農村人口通過就業、就學等方式轉入城鎮,融入當地成為新市民。他們的努力奮斗對城市的建設與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已經成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群體有自己獨特的保險保障需求。
□記者 譚樂之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讓新市民的保險保障成為了社會熱議的話題。
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創業就業、子女上學、投靠子女等原因來到城鎮常住,未獲得當地戶籍或獲得當地戶籍不滿3年的各類群體,包括但不限于進城務工人員、新就業大中專畢業生等。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據統計約有3億農村人口通過就業、就學等方式轉入城鎮,融入當地成為新市民??傮w來說,新市民有三大保障需求:創業就業、健康、養老。
創業就業保障
對于背井離鄉來大城市打拼的新市民來說,創業就業的保障極為重要?!锻ㄖ芬筇岣咝率忻駝摌I就業的保險保障水平,對新市民較為集中的行業開展保險產品創新,加強與工傷保險政策相銜接,發展適合新市民職業特點的雇主責任險、意外險等業務,提高新市民創業就業保險保障水平。聚焦建筑工人、快遞騎手、網約車司機等職業風險較為突出的新市民群體,擴大保險保障覆蓋面。
54歲的田忠平是湖北人,常居湖南長沙,是退伍軍人,曾在行政執法隊上班,后從事過汽車銷售工作,目前以自由職業身份從事靈活用工類工作。一家三口,妻子在某建工集團做財務,兒子正在考研。
2021年12月16日下午6點,田忠平晚班到崗后,在快遞點參與裝卸貨物工作,從傳送皮帶上不慎跌落。送往醫院治療后,發現CT顯示右腳跟骨折、膝蓋關節處有骨折、屁股處有骨折,右腳跟和膝蓋關節處需要做手術。住院29天,出院后需休息3個月,再復查,醫療費在5萬元左右——這對田忠平一家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
不過幸運的是,因勞務機構與服務商曾簽約,使用了微信支付提供的“微工卡+靈工日結保險”數字化解決方案,該員工在當天上工日使用微工卡打開后,就已自動完成單日投保。其在工作期間所受職業傷害,根據醫院診斷和理賠條款,預計賠償總金額(醫療費+誤工損失)在10萬元左右,目前已走完部分理賠流程,待醫院第二次復查后賠付到賬。
全國人大代表李豐表示,面對新的就業形勢,要規范靈活就業模式,關鍵是完善權益保障機制。隨著我國靈活就業市場規模的進一步壯大,靈活就業群體的保障問題也越來越被重視,靈活就業人群的單日用工、當日結算與保險辦理等方面,一直是零工經濟保障的短板。
騰訊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微信支付與騰訊微保聯合推出的“微工卡+靈工日結保險”數字化解決方案便是一種解決靈工權益保護問題的保險產品創新模式。該方案主要希望解決靈活就業群體在發生職業傷害后的保障問題,目前已經陸續投入市場使用。
健康保障
健康保障無疑是新市民最為需要的保障之一。
“對于新市民而言,主要的保障需求有三塊。第一塊是醫療保障,隨著新市民進入城市生活,城市醫療的需求會上漲。第二塊是意外事故的保障,第三塊是責任風險的保障,比如第三方造成的傷害等等?!敝醒胴斀洿髮W中國精算研究院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說。
從政策上看,《通知》鼓勵保險機構加強與醫保部門合作,推動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有效銜接,開發不與戶籍掛鉤的普惠型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滿足新市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保障需求,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同時支持保險機構針對新市民群體中短期工、臨時工較多的情況,加強保險產品創新,為新市民提供更加靈活的健康保險產品。
近年來,以百萬醫療為代表的商業健康險發展迅速。銀保監會數據顯示,過去5年,健康險保費復合增速達到了28%,遠超壽險及意外險。不僅如此,健康險在所有險種中的占比由2016年的18.2%提升至2021年1月-5月的23%,已成為保險行業的第二大險種。
值得注意的是,普惠型商業健康保險“惠民?!痹谶@兩年迅速崛起。2020年初以來,“惠民?!弊哌M大眾視野,并在全國迅速鋪開。截至2021年12月,全國累計參保人數約1億人。
全國兩會期間,也有多位兩會代表建議要加大“惠民?!闭咧С至Χ?、建立“惠民?!毙畔⑴稒C制等,以推動“惠民?!背掷m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孫潔建議,應當加大“惠民?!闭咧С至Χ?,完善“惠民?!毕嚓P制度機制,構建數據信息共享平臺,推動中西部地區“惠民?!睒I務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張琳認為,應建立“惠民?!毙畔⑴稒C制。以年度為單位,從費用、賠付、參保等方面向社會公眾披露數據,增強公眾知情權。鼓勵通過獨立第三方平臺歸集數據,加強共保模式下對各個保險公司用戶數據的安全保護。
長期護理和養老保障
新市民的養老和長期護理保障無疑也是今年全國兩會的一大關注點?!锻ㄖ芬蟊kU機構配合地方政府推廣新市民長期護理保險,同時支持保險機構針對新市民養老需求和特點,探索開發安全性高、保障性強、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
“如果保險能解決我們的養老問題當然最好了?!币幻赓u小哥告訴《中國銀行保險報》,目前自己沒有過多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未來養老的問題,眼下最為重要的事便是打工賺錢。
《中國銀行保險報》注意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也有多位代表及保險業界人士談到了養老和長期護理保障等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2022年全國兩會提案中建議,相關政府部門盡快研究出臺相關制度規范,明確長期護理商業保險參與的制度、定位與發展方向。同時,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參與養老護理產業發展,逐步提高商業保險服務老年護理的能力,滿足老齡化現象帶來的長期護理保險需求。
在養老方面,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繼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老有所養、老有所居、老有所樂,是民之所盼,也是政之所向。
周延禮認為,繼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要積極試點,就要推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稅延養老保險等試點工作,還要把銀行的一些養老產品納入,不斷總結推廣經驗,力爭通過示范引領作用,為養老金融發展探索一條新路。
“對新市民而言,其保障需求涵蓋人身、財產、責任和信用四大類風險保障需求,但目前沒有專門針對新市民的保險產品,產品和服務普遍缺乏針對性?!睂ν饨洕Q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助理王國軍表示,解決辦法是模仿監管部門推動專屬養老保險落地的模式,推動其他的人身、財產、責任和信用保險的開展,畢竟已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翱偠灾?,新市民保險未來可期?!?/p>
相關鏈接: